这几年,教育行业的教育大V们在教育问题上结合心理学带领了家庭教育的风向,不少新奇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其中有一对我的认知也有所改变。
以前,我会将家庭教育任务主要落在母亲身上,认为因为母子关系更亲密,也更有可能沟通,但随着一系列心理学家的讲解,偶尔会有一些报道说“爸爸的重要性”“你家孩子是不是不喜欢爸爸了”什么的,也让我有些怀疑,家庭教育中父子关系的重要性。
就在我思考之际,好友结婚了,一年后,两个人的孩子也出生了,和好友见面自然免不了和弟妹们小孩子亲近亲近,弟妹们的孩子也很可爱,于是和好友谈起了这个问题:“你说现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对孩子关系重要还是妈妈重要?”
好友听完后深思了一会:“嗯,其实这个问题也因人而异,但对于我来说,爸爸对孩子的关系或许更重要一些。”
为何孩子对爸爸不如母亲亲近。
心理学家们也不是一下就找出了答案,毕竟问题较为复杂,但他们认为:青春期长大后孩子的确会更加不亲近爸爸是有其原因的。
福特制定了一项婴儿依恋理论,此理论认为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尤为重要的则是亲子关系中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学龄前的孩子会对母亲产生强烈的依恋感,认为母亲是自己的所有,而父亲是母亲的一部分,通常会比较亲近母亲。
青春期的孩子则不同,他们拒绝被父母束缚,会觉得父母是一样的,但会认为父亲会干涉到自己的事情更多,因此会选择和父亲保持一定的距离。
只有当孩子再大一些了,在青春期后,他才会开始逐渐重新接纳父亲,这是因为他们在长大后很容易就明白父亲的好处在哪里。
心理学认为此现象是因为青春期是孩子建立独立自我的关键时期,是个体化的过程。
此时,他们会开始思考他们到底是谁,有着怎样的特殊性质,青春期是一个孩子思考性别角色认同的重要时期,孩子们在此时会开始非常在意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不同,以及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不同。
不仅是在行为上,就连在见识上,孩子们都会内化父亲威严、成熟的特点,而这是自己所缺少的,也是自己应当追求的,因此他们会莫名其妙的疏远父亲,考虑到父亲和自己的不同。
父亲则不会对孩子的偏离产生太多的反感,相反,还会陪伴在孩子身边,这让孩子们觉得父亲很讨厌,也很害怕,这仅是青春期的一种情感暴露方式,不是真正的想要躲起来过一辈子。
其实,只要父亲多给孩子一点点自由,让孩子好好感受一下自己的想法的独特性,孩子就会发现父亲是一个好好先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面目可憎。
为何孩子越来越不喜欢父亲。
青春期的孩子们开始有了对什么人好,对什么人坏的认知后就会发现父亲之前对他们维护的好处,男孩子会发现,父亲其实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厉害的人。
对此,母亲也不甘示弱,于是她们开始对父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防止自己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被父亲蚕食。
此时的父亲会选择默认孩子这样的行为,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们比自己在这样的问题上考虑得要多,我觉得父亲才是真正的爱自己,只有他们才会对自己这么好,而父亲则是因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未必能认识出来哪个人是真正对他好的。
等孩子长大后,他们就能明白自己其实一直都是父亲心中的宝,父亲凭什么会对他们这么好,所以青春期父子关系就会由疏远逐渐靠拢。
许多心理学家在回答“为什么孩子会疏远父亲”这个问题时都会提到“荷尔蒙”,青春期是人类自然界万物都会经历的一个重要时期,莫说只是孩子们,就连父母都曾经历过青春期。
孩子们和父母在生理上的变化是一致的,但在情感上的变化则是相反的,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在生殖器官位置产生了变化,头发长了起来,自己就长大了,是个可以做决定的大人了。
父母则从孩子们身上能感受到这气味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生长欲望作祟,他们在成熟体味的孩子身上嗅到女人的体味,让他们的睾酮水平提高了,性欲也提升了,真的是烦不胜烦,难以自控。
而孩子们其实对此也不陌生,他们也喜欢和孩子们年龄差不多的人一起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成熟,他们会认为那是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孩子们在这段时间内其实也十分痛苦的,盯着虚幻的成熟女性不仅无法让睾酮水平降低,还是让其升高的,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们有性幻想的原因,因此,家长在此时要时刻提醒教育孩子,不能做不知好歹的事情。
父亲的睾酮水平提高后,也会更容易情绪化、更加容易爆炸,这也是孩子们和父亲之间是不亲热的原因。
父亲会因为一件小事爆炸,对孩子们发火,因为孩子们父亲才这样的时候不会有什么情绪失控,孩子们觉得父亲做的不对。
爸爸们该怎么做?
既然有了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办法,那爸爸们把握住了这个办法,孩子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又会变好呢?
心理学家们认为,父亲们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但父亲们很难分辨孩子是不喜欢自己还是想要和自己独立,怎么做才好?
要从沟通上做文章,不管在哪件事上,都要保持沟通的开放性,孩子们想表达什么,父亲就能听到什么。
尤为关键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表现,孩子作为父亲的榜样,父亲做什么,孩子就会学什么,父亲在处理事情上要尽量保持心平气和,在和孩子说话时也一定要轻描淡写,决不要因此事跟孩子大动肝火。
父亲在孩子年轻的时候如果有哪些问题就业,一定要坦然面对,孩子的年纪和父亲在青春期时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父子关系会因此变得更为亲近。
同时,父亲在处理问题时也一定注意让孩子看到自己求知欲强的一面,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因此而向学习发问。
母亲是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她们的贡献是无法替代的,但同样不少也是父亲付出的,父亲在孩子的学业中付出了更多。
父亲承担了孩子的物质需求,也承担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爸爸的重要性可以说不亚于妈妈,因此父亲在孩子的生活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存在。
父亲如果只是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会给孩子留下坏的印象,他们会认为父亲根本不管自己,于是就会越发不喜欢和父亲亲近。
因此,父亲在此时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以后是不是父亲的忠实粉丝,父亲要尽力做好表率,无心插柳柳成荫,孩子就会习惯和父亲在一起,慢慢的爱上和父亲在一起的感觉。
爸爸在养大孩子中的责任还有很多,但他们也能凭借自己的实力轻松做到,他们可以带孩子去爬山,去钓鱼,甚至可以去体育馆里一起锻炼身体,其实,爸爸们比妈妈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孩子们虽然在青春期时很反叛,但是爸爸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还是被牢牢地占据着,父亲也十分看得开孩子们在青春期中的发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变得更加亲近父亲。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配资门户公司官网,配资炒股配资平台,长红典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