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这样的心情,你们懂吗?
上周去接女儿放学,看到同班的小雨妈在旁边叹气:“你说怪不怪?小雨刚入学时身高和同学们差不多,现在六年级,班上很多同学都比她高半个头了。”
这话戳中了多少老母亲的心啊!
明明小时候看着身高差不多,怎么突然就被“反超”了?
其实啊,孩子能不能长成大高个,小时候的身高只是“起步速度”,关键要看他有没有“长高潜力股”的特征。
我邻居辰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小时候总坐第一排的娃,现在却成了篮球队长。
记得辰辰妈以前总发愁:“这孩子幼儿园永远坐第一排,比同龄人矮半个头,是不是缺钙?”
结果初中开学没俩月,辰辰突然窜到1米7,现在高一已经1米85,成了校篮球队主力。
我好奇问辰辰妈咋做到的,她哭笑不得:“哪有啥秘诀,医生说这孩子跟腱长、小腿比例好,属于‘晚长型’。”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小时候差不多的两个孩子,怎么长着长着身高差距就拉开了?其实啊,身高这事真不能只看眼前。
展开剩余79%一、孩子能不能长成大高个,看腿就知道!
这两个腿部特征,暗示孩子是"长高潜力股",看看你家娃有没有?
特征1:小腿线条流畅,跟腱修长
我表妹家儿子就是典型例子:小学时瘦瘦小小的,排队总排前面,座位永远是第一排。表妹很担心孩子长不高,带去看医生。
结果,儿科医生一看就说:“这孩子小腿又细又长,下肢发育空间大,跟腱比同龄人长2厘米,青春期能窜高。”
后来表妹照着医生说的做:每天跳绳500下和睡前喝杯高钙奶,初中三年一下子长到了185厘米。
如何判断呢?很简单,你让孩子光脚踮脚站在墙边,用手摸他脚跟上方的跟腱。如果能明显摸到细长的肌腱,而且踮脚时小腿线条流畅,说明潜力大。
特征2:大腿小腿比例好,符合“黄金分割”
上周给儿子量身高时,我发现个有趣的事:他坐着量头顶到屁股是65厘米,身高130厘米,65÷130=50%,刚好小于52%。
查资料才知道,这叫“坐高比”。最理想的是接近于“黄金比”,即1:1.618,而拥有这样比例腿部的孩子,说明骨骼发育潜力大,更容易长高。
就像我同事家女儿,小时候看着腿短,结果初中后小腿“突飞猛进”,现在15岁已经1米72,穿校服都像走秀。
在家怎么量?准备一把卷尺:让孩子坐下,从屁股到膝盖是大腿长;从膝盖到脚踝是小腿长。如果比例接近黄金分割,说明骨骼发育潜力大。
二、就算孩子有长高潜力,这3件事做不对,照样长不高
知道了孩子的潜力,更要帮他们把潜力发挥出来。如果这3件事做不对,孩子照样长不高。
1. 营养别瞎补,这3样才是“长高黄金三角”
我姐以前总给外甥炖骨头汤,个子没有怎么长,却胖了10斤。后来营养师指点才知道,做好饮食搭配才是关键。
补充优质蛋白质:每天1个鸡蛋+200ml牛奶+1两肉(比如鸡胸肉,牛肉、瘦肉);
钙和VD要搭配:每天喝500ml高钙奶,周末晒20分钟太阳(别隔着玻璃)
维生素K2是“钙向导”:每周吃一些纳豆、奶酪、鸡胸肉、蛋黄等,让钙乖乖长到骨头里。
2.运动别瞎选,这3个动作比跑步管用10倍
长高教练分享过“长高三件套”:
跳绳:每天分3次跳,每次100下(别一口气跳完,伤膝盖);
摸高跳:在门上贴个贴纸,让孩子每天跳起来碰100次;
青蛙趴:趴在床上,小腿向上抬,每天做2组,每组30秒(拉伸腿部肌肉)。
3.睡眠是“长高黄金期”,很多家长没做好这两个细节
我家娃以前总熬夜,成绩没上去,身高也卡住了。后来用了这两招:
睡前1小时关手机,卧室用遮光窗帘(我买的是90%遮光率的,真的像深夜);
床头放个小闹钟,设定21:30必须躺床上,22:00前必须睡着(生长激素高峰在23点到1点)。
坚持3个月,上个月量身高,居然长了2厘米!
小书虫妈妈心里话:
孩子的生长有早有晚,真的不用太焦虑。只要抓住青春期前的6年(女孩10-16岁,男孩12-18岁),给够营养、睡够觉、动起来,就算小时候矮,照样能长成大高个。
你家孩子有没有这些“长腿特征”?评论区聊聊,我们一起当个不焦虑的妈妈。
发布于:广东省配资门户公司官网,配资炒股配资平台,长红典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